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什么是酒的掛杯現象?馬蘭戈尼效應
來源:酩閱 瀏覽 1178 次 發布時間:2022-09-06
很多飲品倒入杯中,經過搖晃,杯壁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附著現象,比如我們喝酸奶、喝牛奶,喝完啤酒以后,啤酒的泡沫都會有附著現象,而這個掛杯并不是真正意義上我們講酒的掛杯,那什么是酒的掛杯現象?
我們把酒倒入杯中,輕輕的搖晃,搖晃以后會看到杯中的酒略有回落,而這個回落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掛杯,我們稍等幾秒鐘,大家可以看到,剛才搖晃杯子的最高端出現一圈水跡或者叫酒跡,這個水跡或者酒跡有鼓起的現象,鼓起的這些酒液隨后順著杯壁慢慢往下滑落,不同的酒液滑落的速度不一樣,每一個鼓起的酒柱會像小河往下流,而這個現象我們稱之為掛杯。
原理
掛杯是三種不同的力,共同作用形成的。
第一個是附著力,附著力大家比較清楚,當兩種不同物質接觸部分間相互連接,這兩種物質會有一種吸引力(酒杯是一個物體,里面的酒液是一種物體),而這種吸引力會使他們連在一起,我們都知道,假如液體的黏度越大,或者越稠,這個附著力就越強。日常生活中的油往外倒費勁,因為它的附著力很強,而水或者酒就沒有這么大附著力。
第二種力是表面張力,表面張力是一個常見的典型物理化學現象,當然表面張力有一套公式,什么是表面張力?簡單來說,就是液體表面的分子之間相互吸引的作用力;在液體表面有不同的分子,它們之間會有吸引,即表面存在緊縮力,也就是這種力使液體的表面收縮,正是這種表面張力,使液體能凝聚在一起,而氣體卻無此現象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看到清晨花草樹葉上會有露水,露水形成的露水珠就是典型的表面張力。
第三個力是重力,重力就比較簡單了,是物體受地球吸引受的力。
所以說附著力、表面張力和重力這三個力共同作用形成了酒的掛杯現象,而酒的掛杯現象是怎么來的?實際上這個說法是個“舶來品”,最早來源于葡萄酒,早在1855年,也就是160多年前,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?湯姆森發現紅葡萄酒掛杯現象,隨后意大利物理學家馬蘭戈尼通過研究將他的研究成果發表,在1865年,發現掛柸現象十年以后發表,從此以后大家就把葡萄酒的掛杯現象統稱為馬蘭戈尼效應。
白酒也有這種現象,馬蘭戈尼效應也會形成掛杯。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白酒的掛杯,以及我們用不同品種的酒、不同酒度的酒,不同檔次的酒來看他們掛杯的程度、掛杯的情況。
實驗室結果
選取四種酒樣,分別為1、2、3、4編號,1號、2號是酒精度是52度的白酒,3號、4號是酒精度42度的白酒,1號市場價格在800元左右,2號市場價格在70元左右,3號市場價在200元左右,4號市場價在20元左右。實驗選取52度高檔、低檔和42度高檔、低檔,結合掛杯原理,加入等量的白酒,將杯繞一周,觀察不同檔次白酒掛杯情況,四款酒都出現了掛杯現象,通過肉眼觀察來看,基本上沒有明顯差別。
下一步采用稱量法,同樣是四個杯子,每個杯子用稱重的方式計算掛杯重量,第一個杯子繞杯壁一周,距杯邊緣1厘米左右,繞完后把酒倒掉,稱其重量是130克,同樣的方法測量二、三、四組,掛杯的重量:第一個是0.652,第二個是0.683,第三個是0.615,第四個是0.619。
結論
日常生活中,要想通過掛杯是不可能反映出酒質品質的高低的。首先,酒杯材質不同,有玻璃杯,有陶瓷杯,平常飲酒時候我們通常用的是小杯子,不像實驗中統一用的大杯子,而且同一種材質潔凈度不同也會影響掛杯效果。另外,基于上面的實驗,我們用了分析天平稱量法,發現殘留的確有差異,但差異只有百分之一左右,日常生活中用肉眼很難觀察到這種微小的差異。此外,高度酒掛杯明顯,有的劣質酒雖然酒精度也高,通過增加增稠、黏度高的物質,添加一些風味物質,也可以達到高度酒掛杯效果。
所以,總的來說,單從白酒是不是掛杯,不可能、也永遠不會成為評判白酒質量高低的一個標準,特別是白酒工藝復雜,用不同的原料,不同的工藝,釀造出不同香型的白酒,這些酒很難從掛杯來判斷,他們之間的差異。通過我們的理論和實驗觀察,最終結論就是白酒是不可以通過掛杯來判斷質量好壞的!